之死靡他_论簇邪的春秋笔法(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论簇邪的春秋笔法(1) (第2/3页)

  沙海就像一场梦,好像汪家被毁灭了、张起灵被接出来了,铁三角雨村养老了,这个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皆大欢喜大结局了。

    随着张起灵离开青铜门,沙海带给吴邪的影响就全部烟消云散了。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很圆满的一个结局,但也很敷衍。

    本传里,吴邪第一次戴上人皮面具,摘下的时候痛哭流涕,意识到违背本心成为一个“自己不愿意但又不得不成为的人”有多痛苦。

    到了沙海,他没有人皮面具,他也不需要人皮面具,他已经成为了那个他不愿意成为但又不得不成为的人。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思路,吴邪成长到沙海的模样,所经历的磨难和创伤肯定远远多于本传他被迫戴上人皮面具模仿吴三省,做出各种违背本心抉择的那点痛苦。

    而如果说雨村的时候,吴邪逐渐回归本心了,返璞归真,那么他在沙海时期的所作所为,带给他的影响真的可能靠几句轻描淡写的“放下了”“向前看了”就完全消弭吗?

    答案就见仁见智了。

    我当然倾向于不能——废话。如果能这么轻而易举放下,那反而才是真的违背了吴邪向善的本性。

    自我保护机制已经刻意回避了有关沙海的记忆,那十七个人也早都已经静静化为一抔黄土长眠地底。

    但是还有一个人时刻提醒着吴邪,沙海并不是他做的一场梦,金盆洗手亦不能洗净罪孽。

    这个人就是黎簇。

    作为未刻上去的第十八道伤疤,黎簇的存在就像是一个记忆枢纽,无论乐不乐意,只要看到他,所有关于沙海的过往都会苏醒。

    为什么说徐磊春秋笔法,因为他没有直白地去写吴邪对黎簇是什么态度,六年前的盲塚里,两人还会有一些正面冲突,但后来的书房抽烟,就完全是很平淡的描写,一切尽在不言中。

    那这次也是一样,从熬猪油开始,吴邪的态度就很暧昧。

    按理来说,吴邪肯定是不太想见到黎簇的,大脑里一闪而过又怎样,闪过就闪过呗。但他还是要“邀请”他。邀请就邀请了,偏偏又是语气不好地“邀请”他去熬猪油,倒不像是请朋友来帮忙,而是有点厌烦地打发他去做事。

    “别在我眼前晃了,看着烦。”那种感觉。

    这里写的就很微妙,细品感觉态度很暧昧。说不想见吧,那也没特意拒绝,说不想见吧,但又态度不好,很不爽。

    给人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感觉,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到底想不想见呢?不想说,还是随他去吧。

    后面吴邪真的把请人来雨村的想法化为实践的过程写的也很有趣,全程黎簇都活在别人口中,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阴魂不散。

    最有意思的是,写苏万到雨村到的最早,他只是很简单地说黎簇会来,但也没说什么时候来。

    这里依旧是匆匆一笔带过的,原本过去也就过去了,读者当个简单的预告看完了也就那么回事了,结果苏万在结尾的时候又突然看了吴邪手上的疤。

    “我不知道他在意什么,就把手摊开给他看。”

    看到这我都看笑了,吴邪你真会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