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论簇邪的春秋笔法(2) (第2/3页)
续一天,簇邪之间的联系就不会断。 所以胖子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应该是,“和你的(孽债的)离人悲相比,何如?” 那么吴邪有没有听出这句话的话外音呢? 我觉得他是听出来了的,而且反应还很快,立刻大脑里就闪过一句话。 离人悲?谐音梗啊?当时不知道。 所以话又说回来,吴邪当年就是很清楚地知道“离人悲”是个谐音梗(别说徐磊忘了这种话,那所有的原作考据都可以归根结底为作者记性不好)那么他又为什么会在这里下意识地想,谐音梗是什么,不知道? 我对此的解释,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防护机制使然。 无论胖子的话里有没有“你的孽债”那层隐含意,提到“离人悲”这三个字就会让吴邪想到沙海,更何况这三个字实际上还是黎簇取的,而胖子偏偏又说“你的离人悲”。 所以他下意识在心里反驳,第一时间撇清关系,什么谐音梗?不知道啊,不是我取的。 吴邪一定是知道胖子隐含的那层意思的,至少他这里下意识的反驳一定是在刻意回避黎簇的存在。 因为胖子说“你的离人悲”,字面上的意思肯定是“你取的名”。 离人悲这三个字的精髓就在于它的谐音,但是吴邪在心里第一时间否认了,“谐音梗啊,当时不知道”,也就是他直接否认了胖子字面上表达的“你取的名”这件事。 既然不是你吴邪取的名,那是谁取的呢?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了,徐磊莫非你真的是天才,这里的春秋笔法藏得未免也太深了。哪怕这里就是他没多想随手写的一句话,我也愿称之为神来之笔。 读者读到这段对话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吴邪对沙海的事情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离人悲都不太记得了。 但是,他在胖子提到“你的离人悲”的时候,心里第一时间撇开关系。 表面上是说他不知道这个谐音梗,但是他明明是知道的,而且离人悲的精髓就是谐音梗,所以吴邪这句话的本意是,“这名字不是我取的,不是'我的'离人悲。” 如此翻译一下两个人的对话。 胖子:和你的(孽债取的)离人悲比起来,何如? 吴邪(内心os):这名字不是我取的,不是“我的”离人悲。我知道这是黎簇取的,但我不想提他。谐音梗是什么?离人悲是什么?不知道,不记得,别问我。 好一个顾左右而言他。 离人悲这一段分析到此为止,这是藏的比较深的一处春秋笔法,写了两千多字。 下面看另一处春秋笔法,几时闲。 胖子提到离人悲之后,吴邪的第一反应是在心里否认了和它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回避,回避关于离人悲和它背后所代表的人以及往事。 吴邪在心里否认完之后,下一个动作就是看张起灵,问他有没有什么建议。 这里我又要结合一下前文了,王盟提到黎簇的时候,吴邪第一反应是看窗外。 熟悉吗? 更熟悉的来了,他看完窗外,又看了看张起灵。 但几天前没人接吴邪的目光,几天后吴邪问张起灵有没有什么建议,依旧没有回应。 这里真的特别特别有意思,细品有种微妙的暴风雨前的宁静的感觉,有一种淡淡的修罗场氛围在瓶簇邪三个人之间蔓延开了。 但这里的修罗场可不是醋味,不如说和醋味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边。 张起灵对吴邪和黎簇的关系洞若观火,但他给不出任何建议,他也没有任何给建议的必要,因为这是吴邪自己的事情。 就像胖子说的,黎簇是吴邪的孽债,并且只是吴邪的孽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