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後的性福生活(全章一次性放出)_第二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幕 (第1/8页)

    

第二幕



    暉葉高中,二年級2班,歷史課

    “上節課我們說了戊戌變法的過程,哪位同學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咱們國家的戊戌變法會失敗,而同時代、有著同樣有儒家文化背景的日本卻可以維新成功?”歷史老師是一個剛畢業不久的研究生,喜歡在課堂上提一些思考性的問題。

    “守舊派的力量過於強大和頑固。”一名同學答道。

    “不錯,還有嗎?”

    “光緒皇帝沒有實權。”

    “明治維新時,日本的天皇同樣沒有實權,為什麼他們卻可以成功?”歷史老師問。

    “戊戌變法太激進了,傷害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尤其是滿州貴族和官員的利益,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一名同學道。

    “說得不錯,還有嗎?”

    班裡的同學沒有人說話了,歷史老師正準備做總結,蒙杺莯突然說話了:

    “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找對人。”

    “哈哈。”班裡的同學都笑了起來。

    歷史老師看了看花名冊,找到了這個新同學的名字:“蒙同學,你具體說說維新派怎麼沒有找對人?”

    “他們傻啊,跑去找光緒,其實應該去找慈禧才對。”

    “可是慈禧是最大的反對派,怎麼可能去找她?”一名同學反對道。

    “慈禧一開始不是改革的反對派好嗎!據費行簡的《慈禧傳信錄》中記載:‘後常告德宗,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凡以圖富強也。’洋務運動就是在慈禧的示意下開展的,當時她還是意識到清朝已經到了不改革不成器的地步,所以光緒帝找到她談到要維新時,慈禧還是想放手讓這些熊孩子去幹。”蒙杺莯沒有看一眼歷史書,卻出口成章、信手捻來,不少同學開始翻書尋找著她說的《慈禧傳信錄》這段話,卻沒有找到。

    “但戊戌變法是被慈禧扼殺的。”那名同學不同意。

    “歷史是要用理性思維來看待的。是,慈禧的確是一個專權者,她對權力的慾望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但可惜只有她能真正推動變法成功。”

    “為什麼這麼說呢,蒙同學?”歷史老師問。

    “中國古代的皇權一向都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人手裡,雖然偶爾也有外戚專權,但最終還是會回到皇帝手中,而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后宮不得乾政,清初的孝莊皇太后就帶了一個好頭,待康熙成人後就還政於他,但慈禧畢竟不是孝莊,為了滿足自己對權力的控制欲,她甚至不讓光緒娶妻——娶妻就表示成年,成年就意味著她不能垂簾,所以慈禧的作法也引來了漢人官員的不滿,被稱之為禍國亂政、敗壞綱常。

    維新派是讀孔孟長大的,講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於慈祥篡權的做法深惡痛絕,自然對她沒有絲毫好感,所以他們把希望寄託在目前沒有實權的光緒身上,甚至想幫助光緒奪回皇權,壓根兒就沒有想過通過慈禧推動變法。

    可惜清朝不是漢人朝廷,他們更像是部落聯盟,當年八旗進京,以愛新覺羅氏為

    首,滿州八旗入主中原,愛新覺羅是漢人至高無上的皇帝,卻只是八旗的部落首領,為了表彰八旗的貢獻,每一個皇帝都會封八個鐵帽子王,讓他們世襲罔替,配享太廟,所以應是滿州八族共治天下。

    在清朝前期,漢人官員都無法得到重用,在皇帝眼中,漢人始終都是外人。直到洋務運動,慈禧看到八旗子弟經過多年的荒廢,只知道吃喝嫖賭、揮霍祖上的基業,知道國家的複興不可能靠這些扶不起的阿斗,於是重用了曾國藩、左宗棠等漢人官員,但對漢人的重用並沒有持續多久,滿州各方勢力根深蒂固,其間的關係盤根錯節,他們早已是利益共同體,所以甲午戰爭之前,漢人官員的權力就已經漸漸被剝奪,而維新派大都是漢人官員,滿漢官員本來關係就不怎麼好,要想推行變法已是困難。

    事實上,維新派唯一的希望是在維新派們最痛恨的慈禧身上。

    誠然,慈禧為了過六十生日,動用了北洋水師的軍費,令水師的裝備遠遜於日本,最終導致了甲午戰爭的慘敗,這點慈禧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慈禧並不是一個頑固不化的人,從她前期重用曾國藩等漢人官員、後來利用義和團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