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切入点 (第3/4页)
系也不错。 在一次接触之中,齐磊提到了芯片的事儿,任老表现出要在这个领域提前布局的意愿。 虽然还没赴之行动,但是,hw海丝已经提上日程了。 王振东对南老说,国内资源本来就匮乏,既然hw在做,那我们就没必要把资源也倾斜到芯片设计领域。 不如从别的方向入手,两条腿走路,各自突围,最后也许还能来个胜利大会师。 南老被王振东说服了。 后来,又专门跑到北广和齐磊深谈了一次。 齐磊也同意王振东的想法,可是不搞设计,南老又想搞制造,这回被齐磊给否了。 无论是最后一环的加工,还是制造设备生产,也都是巨头林立。 而且投入也不小,咱们现在玩不起的.。 最后,齐磊给南老的建议就是,不妨从基础材料做起。 像是单晶硅、光刻胶、绝缘材料,以及单介质气体材料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市场盈利不大,都是小打小闹。 可是,一来,目前市场比较分散,有机可乘。 二来,这东西不像芯片设计,失败了,什么都剩不下。 基础材料的研究,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只不过,相比设计和制造,投资回报率没那么高。所以,正经在这上面钱大力气的很少,也不太受资本青睐。 可这对齐磊来说,反而是好事。 况且,这个齐磊花得起。 成立一个材料研究中心,高薪请几个研究团队,一年扔几个亿,问题不大。 唐奕听齐磊给他说了一通,兴致很高,“这个好这个好!以后我就管一摊,行不行?” 齐磊听乐了,“你?好像差点意思。” 唐奕,“瞧不起人呢?” 齐磊,“老北已经在国外联系专家团队了,诺奖级别的。” “啊?”唐奕一怔,“诺奖级别?人家愿意来咱这儿吗?” 此时不像后世,一抬头,大把的国外顶尖人才,顶尖团队落户中国。 这年头,哪个诺贝尔奖得主要是来中国发展,中国人自己都不太相信,西方能认为这人脑子有问题。 不过,齐磊却道,“只要钱给的到位,条件开的足够好,挖来一两个团队还是没问题的!” 齐磊没别的,就是敢花钱,千万挖不来,那就以亿计。 真是那种在学术界横着走,也能给国内材料领域带来突破的,十亿也不是不能考虑。 唐小奕听的直砸巴嘴,“都说我是疯子,你特么也不是啥正常人。” 这么砸钱的? “不过,话说回来,咱要是真能拉回来这个级别的团队,那可牛x大了!” 他上大学的第一课,导师就给他们讲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心酸史。 唐小奕本来就热血,听的那叫一个憋屈,全都是眼泪。 齐磊看他那个样儿,也只是笑笑。 其实他也盼着这事儿能成。要是能挖过来几个学术大牛,会少走很多弯路。 至于为什么不考虑用国内的专家?不是咱们的专家不行,而是还没到时候。 还没到他们出成果,登上学术顶峰的时候。 后世很长一段时间,蚣蜘,还有一些不名所以的吃瓜群众,拿中国没有诺奖,拿日本一年一个一年两个,由此判定人家就比你强来说事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