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1/2页)
杜文清的折子中规中矩,双方证词全都递上来,事情经过写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最后杜文清做了总结,表示在太子的领导下,在刘桐和张大人的建议下,在周御史的监察下,本案圆满完结,有罪者伏诛,大快人心。太子摇摇头,将杜文清的折子放在一遍。杜文清身为京兆府尹,有些事有些话他做不得说不得。就好比他自己身为太子,很多时候都不能违背父皇的意思一样。太子又去看刘桐的折子。刘桐折子内主要是说此案审核时参与人数众多,广开言路,大家都提了建议,这才让案子能完美的进行下去,所以他希望太子今后也能多听多思,中正持重。太子微微蹙眉,他又读了几遍,才品出意思。这个刘桐真是个心思敏锐的人,折子里明着是说今后群臣办事都要多多听取采纳他人意见,实际上是在劝诫太子,莫因佞幸的只言片语,而闭塞言路之道。太子嘴角抽搐,他很不合时宜地想起了谢宁。哎,他倒是想找个佞辛在身边,可人家不乐意啊!☆、第37章婚书看完了刘桐的折子,太子拿起周御史的折子。周御史年轻气盛,胆子可就大多了,他直白地强调了那两个犯人被判罪时的反应,干脆提醒太子,镇边都督即便卸任回京,依旧对麾下的士兵有着强大而完美的掌控力,这可是极为严重的隐患。周御史表示:“长此以往,兵丁将士只知大都督而不知陛下太子,国将不国啊!”太子看后沉默了。周御史折子上那几句话却翻来覆去在太子脑海里打转,他忍不住叹气。周御史点出来的问题他如何不知道?甚至太子相信,自家父皇也很清楚这其中的弊端,但没办法啊!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成长,太子感受过京城的繁华,也亲身体验了边疆的风霜和朝不保夕,他深刻明白,若是将士失去了开拓进取的血性,将会有毁灭之灾!更何况楚朝的疆域如此之大,需要驻守的地方那么多,辖区内全是各个族群,既然那些异族已经投降为大楚子民,身为帝王,那楚朝皇室自然要一视同仁。可那些投降的异族真的会忠心耿耿吗?不说太子,就连重景帝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但穷兵黩武也不是什么好事,楚朝立国才四十年,还需要好好发展民生和经济,才是真正富国之道。想到这里,太子提笔写折子,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然后并大臣递上来的折子一起交给了重景帝。重景帝接过来后细细读完了。读完之后,他忍不住一声长叹。自从登基为帝后,重景帝就一直担心这帮骄兵悍将搞事。好在有镇国公压着,军中的风气还比较正,镇守的都督们就算心里有小算盘,也不牵扯辖区的民生经济,目光一直都放在国外。重景帝只能一方面先发展民生,缓缓恢复国力,另一方面培养新将领,以期能慢慢轮换掉边疆的大都督们。他思考许久后,还是决定先暂时放下整顿军务这件事。重景帝看向太子的眼神很温和:“你能看到压制边军,但又要保持他们的风气和战力,朕很满意。”文武之争是每个皇帝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缺一不可。身为帝王,就需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