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寡妇”伯莎_分卷阅读1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 (第1/2页)

    伯莎对怀特牧师口中“第二名死者”的说法心存怀疑——又死了一个人,也不见得是同一人所为——现在她却决定肯定怀特牧师的猜测。

这名不知道身份的受害人和玛莎·加里森都死于手法娴熟的割喉,凶手很可能是一个人。

“派人打听打听她的身份。”伯莎叮嘱道。

“中年女人,四十岁左右,没什么积蓄,”托马斯重复了一遍刚刚伯莎的尸检结果,“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夫人?”

“有。”

伯莎想了想,开口:“既然是深夜遇害,多半是没有老鸨管理,晚上出来站街的妓女了。她的活动范围应该就在囤货区附近。”

“我知道了。”

托马斯暗中咋舌:就说他们家夫人根本不怕这种场面了,光是在案发现场站了一会儿就得出这么多信息,也不比歇洛克·福尔摩斯差多少嘛。

“除了这些,”托马斯问,“关于凶手……夫人可看出什么来了?”

“有也没有。”

伯莎说着起身,喃喃低语:“上次是三十九刀,这次却只割喉开膛。倘若凶手真的是一个人,就有点麻烦了。”

“麻烦?”

“凶手的行为在升级完善。”

伯莎最怕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假设这名受害人和玛莎·加里森死于同一名凶手,那么两次命案下来,杀人犯的作案手法已经出现了固定模式。

他倾向于割喉杀人,且对待受害者有如对待牲畜般粗暴。第一次连捅三十九刀似是泄愤,而第二次他的“发泄”方式则有条理的多。

另外他选择开膛破肚,一刀解决问题,且同样用到了解剖知识,无疑更接近于最开始对他的侧写内容。

这让伯莎开始担心起来,之后恐怕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受害者。

——是的,她怕这是一名连环杀人犯。

维多利亚时代还没有连环杀手(SerialKiller)这个概念,真正将这类杀人犯做出精准定义和科学分析,则要等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伯莎曾经是罪案记者,她自然对历史上著名的几个连环杀人案件有所研究。

她非常清楚,几乎所有的连环杀人犯在最初几起案件中都有行为升级完善的过程。

“升级完善?”

托马斯显然不明白伯莎的用词:“夫人你是指?”

伯莎冷冷笑出声音,不知道是在嘲讽自己,还是在嫌恶凶手。

“再熟练的屠夫也有新手时期,第一次屠宰羔羊,手法不够熟练,把场面弄得过分难看也算是情有可原。但一回生二回熟,之后该割哪儿、走什么程序,自然是固定下来了。”

托马斯:“……”

看着伯莎暗金色双眼里的冷光,托马斯打了个寒战。

这就害怕了?伯莎话还没说完呢。

她还没说的是,连环杀手的杀人动机、模式和目标都是固定的,当凶手熟练掌握了行动方式后,他还会继续挥动屠刀。

今后如果再出现受害人,其身份肯定依然是妓女。

这确实很麻烦。

连环杀人犯曾经在二十世纪末期泛滥,其中繁杂的社会原因略过不提,客观上还是因为刑侦破案的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抓不住他们。

伴随到时间走入二十一世纪,连环杀手的数量就少了很多。原因很简单,科技发达了,刑侦破案水平自然也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